2)第三百二十六章 魏国王太子萧殊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孤城,所谓的稳住东南局势,也不过是内阁诸公给他这位老将留了几分颜面,说白了不过是让他守住两襄而已。

  两襄临水,此时城外江面上已经尽是魏国船舰,魏国水军又开始布置木桩铁锁,以铁锁横江,封锁江面,使得两座城池彻底成为孤城。随着魏国大军进一步开进至两襄城外,这也意味着兵力更胜之前的魏国大军,这次必然是孤注一掷,到时候便是要举半国之力攻襄阳一城。

  想要守住两襄,很难,但不得不守,因为这是足以关系到天下大势格局的一战。

  无论是魏国的领军大将上官郯,还是坐镇两襄的禹匡,两人都认为这是一场不亚于当年大楚和后建襄阳之战的大战,可出乎两人意料之外的是,这场大战的开始竟是如此仓促,甚至对于双方来说,都是那么猝不及防。

  萧瑾膝下有一独子,而且还是老来得子,乃是他化身陈公鱼时与孟东翡所生,原是跟随在孟东翡的身边,取名孟随龙,在陈公鱼的身份暴露之后,萧瑾干脆让孟随龙认祖归宗,改姓为萧。

  按照辈分而言,萧瑾与萧煜是异母兄弟,他的儿子与萧玄同辈,且应是单字,萧瑾便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者,自然之祖,而万殊之大宗也”一言,为他取名为萧殊。

  这位身份尊贵的王太子殿下,在还叫孟随龙的时候,就不是个安分的主,曾经只身夜闯江都剑宗,结果被徐北游所擒,最后还是孟东翡亲自出面,才将他从徐北游的手中救了出来,结果他仍是不思悔改,又在九原城寻衅,险些被徐北游捉拿,这次萧瑾出兵江南,他自是不肯落后别人半步,这次瞒着孟东翡偷偷来到两襄前线,聚拢起一支两千余人的骑军,也要过一把一骑当千转战千里的将军瘾头。

  此时萧殊身披轻甲,骑乘着一匹神骏非凡的白马,全身上下没有一丝一毫的杂毛,耐力极佳,堪称是千金不换,这是当年林寒派人驯服的草原马王,赠给萧瑾之后,又被萧瑾送给了自己的儿子。在他身后是两千军容齐整的骑军,不但不是乌合之众,反而是最为精锐的轻骑,虽然可能比不上西北和草原的精锐轻骑,但在江南这个不以骑兵为长的地方,已经是一等一的精锐,在他身侧还有一名文质彬彬的儒雅男子,蓄有三缕长髯,一袭青衫,在满是铁甲的战场上格外扎眼,此人正是出身剑宗的剑道宗师黄晓,踏足地仙境界多年,曾经是剑宗宗主公孙仲谋的弟子,却因为与道门中人勾结,被公孙仲谋一怒之下逐出师门,勉强算是徐北游的半个师兄,如今是魏王门下的清客,也是萧殊的剑术老师。

  先前萧殊率军衔尾追杀一队江南后军的斥候,没有尽全力,而是猫戏老鼠,迟迟不曾赶尽杀绝,因为是一面倒的追杀,故而坐在马上的萧殊悠哉游哉,不曾挽弓,也不曾持矛,只是在身前横了一把带鞘长刀,在距离两襄还有大约十余里距离的时候,他一夹马腹,整个人迅猛冲出,在他身后的整支骑军也迅速加速向前,将这些已经疲惫至极的残兵迅速包围。

  高坐马背上的萧殊嗤笑一声,一手按住身前长刀,另外一手缓缓举起。

  所有骑军顿时整齐划一地弩箭上弦,伴随着阵阵机括弦簧之声,如雨的弩箭激射而出。

  立时有几十名江南骑军的骑兵坠马落地。

  然后所有魏国骑军开始抽刀,接下来便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屠杀,就算偶有反抗,也是徒劳。

  被魏国上下尊称为“太子爷”的萧殊勒马立定,望向隐隐可见的襄阳城头,再次按住身前的长刀,嘴角翘起。

  谁敢横刀立马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