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四章 肩扛天下何其难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欲守义自尽,惧死之臣,以兵相卫,欲假息须臾,然后敷露情悃,以祈哀愍,冀有回旋之恩,滂沛之泽。书达阙下,左右不察,必求以快其欲。”

  “是用传檄远近,咸使闻知。倘有血性义士,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王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奸贼之立于朝堂,赫然奋怒以卫吾道者,本王礼之幕府,待以宾师。倘有仗义仁人,捐银助饷者,千金以内,给予实收部照,千金以上,专摺奏请优叙。本王德薄能鲜,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上有天地,下有鬼神,明有浩浩青河之水,幽有前此殉难各忠臣烈士之魂,实鉴吾心,咸听吾言。檄到如律令,无忽”

  韩瑄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屋内屋外针落可闻,暗卫统领脸色苍白,微微低着头。

  不知过了多久,韩瑄缓缓开口问道:“这是牧棠之写的”

  陈陌灵的头更低,轻声答道:“是。”

  韩瑄轻声自语道:“牧棠之说庙堂之上有奸贼,,蓝相已经告老,老夫如今是内阁首辅,主政朝廷,也就是他这檄文上所说的奸佞之臣了”

  陈陌灵额头上渗出冷汗,不敢有半句言语。

  韩瑄双手扶着躺椅扶手,缓缓坐起身来,“既然檄文都发出来了,那东北是反了”

  陈陌灵低声道:“回禀阁老,东北三州宣布自立,内里情形暂且不明。”

  韩瑄喃喃自语道:“自太平元年以来,由蓝相多方布局,针对东北牧氏实行隐秘削藩之举,一是削减东北右军开支,二是派遣主政官员前往东北三州任职,掣肘牧氏,蓝相笑言这是温水煮青蛙之策,需用一甲子的时间的慢慢布局,将牧氏这颗毒瘤从东北三州拔除,使东北三州成为我大齐的东北,而非他牧氏的东北,如今看来,这只青蛙还是忍不住从水里跳了出来。”

  陈陌灵低头不语。

  韩瑄重重叹息一声,“西北有林寒,江南有萧瑾,如今又添了一个牧棠之,张无病、禹匡不可动,查擎又反叛,可用之人还有谁”

  说罢,韩瑄颤颤巍巍地从躺椅上起身,“来人,更衣”

  立刻有侍女捧着官服进来,服侍韩瑄更衣。

  陈陌灵诧异道:“阁老可是要去内阁”

  韩瑄摇头道:“老夫不去内阁,老夫要入宫觐见陛下。”

  此时此刻,韩瑄作为大齐朝廷百官之首,看似是大权在握,呼风唤雨,可实则却是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内阁首辅,一个辅字,辅佐的是谁自然是当今皇帝陛下。

  若是一意逢迎皇帝,这个首辅自然好做。一门心思和稀泥,也不算难。甚至就是结党营私,都不算难,真正难的是扛起朝廷,乃至于天下这个重担。

  天下苍生,何其重也

  自然要如履薄冰,胆战心惊。

  就像一个持家的媳妇。

  上要侍奉公婆,中间要照顾夫君,下有一群儿女要考虑。

  谁是公婆自然是皇帝陛下,都说伴君如伴虎,天威难测,一个不慎,便要引来祸患。

  谁又是夫君是那些心思复杂的同僚,无论是共事之人,还是下属,各有各有所求,各怀私心,交结成一张大网,任何人都逃不出去。

  至于儿女,则是天下的黎民百姓。百姓,是最感恩之人,也是最忘恩负义之人,近则不恭,远则生怨。

  身处其间,如何不难。

  韩瑄换好官服之后,乘轿前往皇城。因为他是首辅,可自由出入宫禁,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甘泉宫前,然后被拦下了脚步。

  司礼监首席秉笔张保站在甘泉宫的宫门前,对韩瑄恭敬先是恭敬一礼,然后说道:“阁老,陛下有旨意,要清修半月,任何人不得打扰。”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