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章 金帐已至小丘岭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能相见,要打要罚,都听你的。”

  林寒手中的雪花渐渐融化,朔风愈急,白雪茫茫。

  他猛然抬起头,拔高声音,“林术”

  有马蹄声响起,大军如潮水一般向两边分开,一骑越众而出。

  草原汗王林寒的第四子,林术。

  披甲佩刀的林术翻身下马,单膝跪地道:“末将在”

  林寒挥手道:“拔营吧。”

  林术高声道:“诺”

  承平二十三年的入秋之际,在风雪之中,那顶象征着草原王庭的金帐跨过多伦河,出乌斯原,进入小丘岭。

  风起于青萍之末,很多东西,高踞庙堂的诸公还未感知到的时候,下面早已是风声鹤唳。

  正当满朝文武都把心思放在新君登基这件大事上的时候,整个西北一线早已是如临大敌,整个西北的上空仿佛都是阴云密布,就像一场大雨落下之前的阴云密布,风起云集雨将至,却不知何时至。

  阴沉的天幕下,位于西北一线最前沿的大易府城头,一人扶墙眺望。

  身穿大齐武官公服的男子大约不惑年纪,虽然看面相,因为久居边关的缘故而满面沧桑,但是气态儒雅,如一醇厚老儒,他便是大易府的守将赵旭。

  自承平初年时,他自江南富庶之地调任西北边陲之地,从一个都尉做起,一直做到了今日的守备统领,尔来已有二十三年。

  他奉命驻守大易府多年,这些年来草原骑军屡次犯边南下,他与草原骑军交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可唯独这次他嗅到了许多不一样的意味。

  因为这次的草原骑军南下比起往年晚了许多。

  也因为这次的草原太过安静了,安静到让人觉得窒息,安静到让他派往草原的所有斥候都没了音信。

  这些斥候去哪里了难道是被草原上的野狼叼走了还是被草原上的马贼给杀了

  这样的理由就连大易府里的三岁小儿都不会相信。

  西北防线,号称“边有墙、墙有关、关内有堡、堡内有兵”,一座座堡寨构成西北边地的整条防线,丹霞寨和小方寨就曾是这条防线中的一员,只是后来西北防线整体向前推移,才逐渐退出堡寨体系。

  当年西北军前任都督诸葛恭为防贼屡入寇,曾指示西北军“夙夜尽心,以图成功,遇贼近边,出兵剿杀”,并多次率西北军出边巡哨,主动出击。正所谓今沿边之守,有营堡墩台之建,有巡探按伏之防,有左都督以总其权,有右都督以分其任。调发者之有逰兵,分防者之有备御,严守之道亦可谓周且备矣。

  所谓“巡探按伏”,又称“墩夜”或“直拨、横拨”。“墩”指墩军,又称“横拨”,主要负责墩台及其附近地区的站岗放哨任务。“夜”又称“哨夜”、“直拨”,专指“能深入虏营哨探得实者,即能够深入敌境进行侦察活动的斥候,因其行动远离墩台边堡,深入草原,故又称“夜不收”。

  所谓夜不收,大名鼎鼎,可谓大齐边军中的最精锐斥候,赵旭这次几乎将手头上的夜不收全都撒了出去,竟是无一人回来。

  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草原上早有准备,出动了更多的斥候,以有心算无心,将这些夜不收悉数杀了。

  赵旭神情坚毅地望向城外,喃喃自语道:“今年春上,都督大人增兵六千余人,加上城内本就有的四千余人,共有守军一万余人。草原骑军素来不擅攻城,就算是数倍之敌攻城,也可坚守半月以上。”

  只是

  赵旭眯起眼,遥遥望去,在天际尽头的一线之间,有烟尘升腾而起。

  如此远的距离,还能看到烟尘,可见这烟尘是如何之大。

  既然数倍之敌仍可守,那么十倍之敌呢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