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九章 老师学生言归老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岂是宰相二字可以囊括”

  蓝玉轻声道:“陛下看得透彻。”

  萧玄接着说道:“万国仰大郑天子,四方颂江陵相公。这是当时的一副对联,时人将张江陵与大郑天子相提并论,可见他名为首辅,实为摄政,自古以来,摄政者又有几人善终”

  蓝玉轻声道:“老臣不是张江陵。”

  “老师当然不是张江陵。”皇帝陛下笑道:“本朝以来,先帝有感于前朝内阁与六部相争之弊,增设内阁辖制六部之权,使得内阁凌驾于六部之上,内阁首辅、次辅已与宰相无异,老师为相一甲子,恪守本分,劳苦功高。”

  蓝玉沉默片刻,感慨道:“当年江陵相公曾言,慨然以天下为己任,念既已忘家殉国,遑恤其它,虽机阱满前,众镞攒体,孤不畏也,以是能稍有建立。张江陵何尝不知走摄政一途,便是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可他还是虽千万人吾往矣。”

  萧玄轻声道:“帝王心术,从来都是封无可封时,便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无关乎天下,也无关乎兆民之好恶,只关乎一姓之尊荣,当年张江陵说如入火聚,得清凉门。何尝不是早已经看透”

  蓝玉身上的公服被大风吹动,如同他的胡子一般颤抖着,缓缓说道:“陛下是要老臣退。”

  这句话同样是肯定,而非疑问。

  萧玄一字一句道:“此时此地,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有些话的确可以说清楚了,朕与老师之争,从不在细枝末节,也不在治政方针,甚至不在于道门,而是在于权柄,老师自先帝起事之初就辅佐左右,时至今日已有六十余载。方才老师说自己不是张江陵,朕也不愿效仿郑神宗,所以朕想请老师告老。”

  蓝玉老吗

  以普通人而言,他的年龄的确可以算是垂垂老矣,但如果以一位地仙大修士而言,他不算老,就算再做六十年内阁首辅也绰绰有余。

  然而就在此时的圜丘坛上,在这个晦暗的天气里,在大敌当前的处境中,在承平二十二年的最后一天,大齐的皇帝陛下请自己的老师告老。

  蓝玉沉默许久,没有开口。

  徐北游说世人总为势位所误,这句话说的很对,哪怕是十八楼上的秋叶也不例外,否则他此时应该证道飞升,而不是躲在紫霄宫中弥补道行。

  蓝玉是修为境界超凡脱俗的大地仙、大修士,但他不是看淡了功名利禄的脱俗之人,在他的一生中,伴随了无数的名利兴衰,现在要让他放下,又是谈何容易。

  正所谓置身事外,何人都可心静。身处其中,何人安可淡然所勿易论人,因汝未在其中。

  没有坐在蓝玉这个位置上,就说什么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都是屁话。

  大和尚劝人放下得自在,只因拿起的物事不在他的手中。

  儒家先生劝人安贫乐道,只因贫贱二字没有压在他的肩上。

  道门方士劝人丢掉富贵求长生,只因富贵非是他的富贵。

  天底下所有的道理,都逃不过知易行难四字。

  说别人,容易。自己做,难。

  过了许久,蓝玉轻声道:“现在大敌当前,陛下却要老臣告老,就不怕自毁长城恐非智者所为。”

  萧玄轻轻旋转着手中的三足酒樽,“朕今日所说的这些话,老师早该心中有数才是,老师乃是心志坚定之人,一旦下定决心,等闲不会改变初衷,所以朕是否说这番话,都不会影响到老师如何去做。”

  蓝玉轻笑一声,“这个天下,是老臣陪着先帝打下来的,也是老臣陪着陛下治理的,所以老臣绝不会让它落到萧瑾那些人的手中。”

  他顿了一下,望向脚下的圜丘坛,叹息道:“此事之后,若是陛下无恙,老臣无恙,我大齐无恙,老臣会上书告老。”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