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一剑即是我道理_那年那蝉那把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臂抱胸,嘴角勾起一抹弧度,笑意玩味。

  感觉大失颜面的周铜怒喝道:“徐北游,老夫要废去你的一身修为,然后再将你的四肢拧断,做成人棍”

  徐北游五指一旋,六剑依次环绕。

  他平静道:“那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了。”

  这一刻,离楼的煌煌灯火下,这个年轻人讲完了自己的道理。

  皇城,文渊阁。

  在诸多衙门渊阁的内阁可谓是距离皇帝最近的衙门,因为文渊阁本是皇室藏书楼,后来也只是从中划出一片区域供内阁办公使用,所以内阁是唯一一座位于皇城内的衙门,从这点上来说,内阁似乎天生就要高出其他衙门一头,不过比起其他衙门的气派恢弘,内阁实在有些寒酸,半点不像是帝国一等一的枢机所在。

  内阁素有阁员轮流值夜的规矩,今夜是刚好轮到内阁首辅蓝玉。

  秋台那边大动干戈的事情,早就有人给蓝玉传信,不过身为内阁首辅的他却没有半分“擅离职守”的意思,仍是安心在文渊阁中值夜,对于那个年轻人的挑衅举动,无动于衷。

  端木睿晟也好,傅中天也罢,甚至是赵青,这些人在一众公子哥的眼中无疑是很大的大人物,可在蓝玉的眼中,却要把那个“大”字去掉,是个人物,但也仅限于此了。

  蓝玉是一党之首,而这些人只能算是中坚人物之一,这就是差别。

  文贵武轻是大势所趋,如今再也不是那个武将操持军政大权的时代,在老一辈勋贵武将渐渐凋零故去之后,武将反而要沦为文官的附庸,从中军左都督曲长安对待次辅韩瑄的态度上就能看出一二,蓝玉贵为无数文官之首,未能坐上中军左都督位置的周铜在他眼中甚至还算不上个人物。

  再者说,蓝玉也是曾经亲自掌兵之人,就是大都督魏禁都算是他的半个旧部,甚至老对头韩瑄也是被他一手提拔起来,当初魏王萧瑾还为此专门告诫过他不要重用韩瑄,只是蓝玉未曾放在心上罢了。

  此时蓝玉正坐在躺椅上翻看前朝内阁首辅张江陵的遗著张文正公集,此书原名张文忠公集,只因先帝萧煜对于这位忠破格升为无数文官梦寐以求的文正,此书也随之更名为张文正公集,其中详述了这位大郑第一相的治政理念,包括大名鼎鼎的一条鞭法。

  正所谓上行下效,因为萧煜极为推崇的缘故,蓝玉、韩瑄甚至是后来的新君萧玄,都深受张江陵理念的影响,萧玄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其实也是脱胎于张江陵的正明新政。

  早在五十年前,蓝玉就已经能将此书完整背下,五十年后重读此书,心境与五十年前大不相同,感悟亦是大不相同。

  同样一本张文正公集,同样的“一条鞭法”,蓝玉从中看出了吏治,韩瑄却从中看出了百姓,谈不上谁对谁错,只能说是出身不同,经历不同,位置不同,角度不同,从而导致的观念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两人从最早的理念之争,转变为意气之争,继而发展为如今祸及庙堂的党争。

  其中有皇帝萧玄在幕后推波助澜的原因,但更多还是他们两人自身的原因,文人之争,最是杀人于无形。

  今夜的秋台之事,看似是一个年轻人冲冠一怒为红颜,要为那位公主殿下讨一个说法,实则是蓝韩党争的一个延续,其最后的胜负也绝不是看谁的修为境界更高,而是要看在这个当下,到底是他的蓝党道高一尺,还是韩瑄的韩党魔高一丈。

  所以,作为两党魁首,除非是韩瑄首先按耐不住亲身下场,否则蓝玉绝不会出现在秋台。

  那年那蝉那把剑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