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1章丰厚的赏赐_秦时之我要做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收藏,求推荐啊!新书期间,周推荐每超过100加一更,跪求推荐票。35xs}

  李牧的大军在易水之畔停留了十天方才撤军,燕国最终还是答应了赵国的条件,两国以易水为界,重新划分了国界。

  经此一战后,燕国成为了战国七雄中最为弱的国家,李牧释放俘虏后,整个燕国境内竟然就只有十几万大军,连韩国现在都要比燕国强大。

  战国时期,人口大多集中在中原,而北方和南方则人口稀少。

  可以说,从此以后,燕国很难再有崛起之机。

  而韩国虽弱,但地处中原,国内兵马数量接近三十万左右。

  只不过韩国处于四战之地,四周的国家都能打他,虽然韩国相对富裕,但也难以发展。

  李牧将五万兵力留在赵国边界防备燕国反扑,而他自己则率领剩余的三万左右人马返回邯郸。

  半个月后,姜珝和李牧回到邯郸李府。

  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当然是洗澡,洗过澡后,姜珝简单的吃了顿饭,随后便躺在床上,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才醒。

  这一次随李牧出征,前后足足将近半年,每日在军营里是吃不好也睡不好,可谓是吃足了苦头。

  不过姜珝也不后悔,这一次随李牧出征,姜珝的收获可谓巨大。35xs

  军队操练以及行军打仗等相关事务,姜珝都已熟悉,有了这些经验打底,日后再出征便可独领一军,不需要再在其他校尉的手底下混事做。

  如果说这一次伐燕谁的功劳最大,那一定是李牧。

  姜珝虽说也立了一点功劳,但姜珝的这点功劳,别说和李牧比,就连司马尚等军中将领的功劳也要比姜珝多得多。

  但要说这一次赵国伐燕谁最出风头,那一定是姜珝,就连李牧这一次的风头都没有姜珝足。

  燕赵两国的战事已经结束将近一个月了,这场战役之中所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已经流传到七国之内。

  在此之前,姜珝只是作为李牧的弟子,被很多关注李牧的人所知晓。

  但那些人也只是知道‘姜珝’这个名字而已,而对于姜珝本人,根本没有谁会过多的在意。

  而这一次赵国伐燕之战,攻破武阳城的疲兵之计便是出自姜珝之口。而且攻城之时姜珝作战勇猛,几次攻城都最先登上城头,手中之剑杀敌无数,更有一位燕国将领死在姜珝的剑下。

  如果这些功劳是其他人所立,那还不算什么。李牧伐燕,攻破的城池多了去了。

  但如果这些功劳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所立,那就有点惊人了。35xs

  秦国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动动口便拿走了赵国五座城池,回国后官拜上卿,成就了十二岁拜相的美名。

  而赵国竟然也出了一位神童,十一岁上战场,出谋划策,斩将立功,本身又是赵国大将李牧的弟子。

  当这些事情都集中在一个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