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5章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啊!”刘慧明语重心长地道,“陛下可还记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谈玄之风?”

  他在兵部这几天真是受够了,上次他找本兵大人冯元颷要军事地图,老头子竟然不知道有没有,又问他要军报,答曰只有邸报,没有塘报。刘慧明闻言都要气疯了,堂堂兵部,大明最高军事机构,竟然连塘报都没有,信息如此闭塞,不打败仗才怪呢?

  崇祯听他抱怨兵部的事,不由也有些恼火,问道,“怎么杀这股歪风邪气?”

  “很简单!”一说到这儿,刘慧明就有些来气了,“陛下以后再接到这样的奏疏,不妨让他们在后面加一句话,让他们阐述自己上任以来干过什么事,取得过哪些功绩?比如咱们本兵大人,他如果要上疏陛下‘亲贤臣,远小人’,陛下就问他‘你的流贼平定了吗?辽东边患解决了吗?京营整顿好了吗?军械够不够?粮草够不够?士兵战力有没有提升?’看看他怎么回答?”

  刘慧明几个连珠炮一样的问题把崇祯问得一愣一愣的,随即哈哈大笑,道,“先生说得是,本职工作都做不好的人是没资格上书言国事的。”

  刘慧明也笑了一阵,继续道,“如果冯司马下次还是上这样的奏疏,陛下不妨把这段话复制下来,继续考问他的职业操守。”

  崇祯哈哈大笑,随即又问,“何为‘复制’?”

  “啊,这个……”刘慧明一怔,解释道,“就是誊抄,一字不落地誊抄下来。”

  崇祯继续大笑道,“不错,如果他还不甘心,继续上疏,朕就不断地拷问他的职业操守!”

  二人又说了一些关于官员考评机制改革的事情,最终又把话题扯到了黄道周身上,崇祯最终还是同意了刘慧明的提议,再给黄道周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刘慧明又提醒道,“陛下,此案可作为司法改革的一个切入点,不如请黄道周和骆养性二人现在就来此交待一番,也好让他们各自去准备。”

  崇祯点头同意了,随即让人去叫骆养性和黄道周。

  趁宦官去传旨的功夫,刘慧明继续给崇祯提建议道,“陛下以后切莫再像今天这样亲自审案了,一来有损形象,二来陛下也不是专业的审案人员,很容易被人糊弄。臣今天冷眼旁观就发现范志完和蒋拱宸,还有方拱乾他们都在搪塞陛下。还有就是陛下千万不要再生气了,陛下每日睡眠时间不足,大动肝火容易引发脑溢血,也就是俗称的中风,皇太极就是这么……”

  说到一半,刘慧明赶忙打住了,皇太极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呢。

  崇祯忙问,“皇太极怎么了?”

  刘慧明忙改口道,“听说皇太极就有这个病,前年松锦之战,咱们大明节节胜利,据说他接到军报之后,气得鼻血长流,一直从沈阳流到了锦州城下。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