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1章 、走进印度(下)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走进印度(下)

  对于新德里的拉姆利拉广场,无论是来自西孟加拉邦的低种姓司机小伙子,还是驻印度大使馆的白泉颐卫生专员,都似乎挺熟悉的样子,两人商议了一会儿,很快就在附近找到了一座看着还不错的自助餐厅。

  总的来说,这餐厅装潢得还不错,空调冷气开得很足,环境也挺干净,就是气味稍稍有点不太好,总是弥漫着一股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类似于脚臭和酸奶混合在一起的奇怪味儿。不过,只要再往里面走一段,能够闻到食物的香味之后,就被盖了下去——后来王秋才知道,大部分被印度人长期居住过的地方,都会有这种气味,只是程度或轻或重而已。因为他们咖喱吃得太多,加上天气太热,流汗流个不停,身上总是分泌着一股咖喱酸臭味儿,越胖越黑的人体味越重,时间一长连他们待着的地方也被“污染”了……

  (凡是乘过大批印度旅客的国际航班,在接待其它国家旅客之前都要往机舱里喷空气清新剂。)

  中国人的文化一向讲究以食为天。对于走出国门的中国游子来说,在外旅游的一大快感就是当地的食物很对胃口,既能体验异域文化的新奇感,又能大快朵颐;相反,最大的失望就是当地的饮食难以下咽,转而只能投靠当地的中餐馆,但又往往会继而发现,这所谓“中餐馆”弄出来的食物口味也是严重对不起祖宗,搞到最后只能吃方便面……在一个地方吃的好不好,直接联系到中国游客对异乡的观感。那些有特色可口美食的地方,印象就会好一点清晰一点;而食难入口的地方,感觉就恶劣不少。

  当然,世界各地的饮食文化差异很大,哪怕是中国各省的菜肴风味也是天差地别,用自己的标准揣度别人的饮食文化确实是有些太主观。但没办法,旅游的印象本来就是很主观的玩意儿……

  在这一点上,印度是个很倒霉的国家,得益于其在卫生条件上的恶名远扬,该国的饮食文化通常直接被剔除到了中国游客的体验选项之外,很多短期旅行的人,甚至连尝试一下印度食物的想法都不会有。

  然后,根据王秋今天的亲身体验,印度的食物确实是不怎么样,但也没有传言之中的那么惊悚。

  ——在这间自助餐厅里转了一圈,王秋就发现了印度菜的三大特征:

  第一、很少有肉;第二、热菜几乎全是糊糊,以咖喱为主;第三、没有纯粹的绿叶菜。

  整个自助餐厅里,如果算上甜点的话,各种菜肴加起来不下一百道,但绝大部分都是素食,仅有的荤菜是的鸡肉和煎蛋,还有切成小块的煎鱼排。但却没有牛肉和猪肉,原本似乎有烤羊肉的,可惜在王秋他们进来之前就被食客们分光了,只剩下几根骨头和一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