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4章 、南海铁道纪行(五)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南海铁道纪行(五)

  PS:关于对东林党自费组团南下查案之事的解释。

  有读者认为,东林士子南下查案这种事情,感觉不符合明末党争的模式。因为明末党争不是法庭审案,从来不是靠什么证据确凿,而是靠谁的声音响、势力强来定胜负的。凡是被明末东林党整死的对头,基本没有哪一个是因为被查出真凭实据而完蛋的……事实上,我书中这两路东林士子的南下之旅,原本就是为了去造势的,他们真正的关键任务不在于查出了什么证据,而在于派出一些身份过硬的人手担任政治说客,去勾连闽粤两省的地方官府、退休高官等有影响力的高层人物,联合他们一起发难推动此事。

  因为通常来说,任何一场政治风潮的发动,都需要地方和中央相互配合才行。如果东林党的一部分成员在朝堂上发力要惩治黄石、驱逐“髨贼”(钱谦益的名望虽大,但还动员不了整个东林党),作为当事人的闽粤两省地方大员却跟他们唱反调,那么事情就会变得很难堪,甚至有被其他政治势力攻击的危险。

  然后,这种事情只派个仆人送封信过去是不行的,必须有重量级人物过去才行,否则的话,人家也是名声赫赫的缙绅世家或者手握大权的封疆大吏,你派个仆人送封信过去,就要人家站队参加政治斗争……他们又不是你家下人,这简直就是侮辱人了!必须要亲自交涉,进行各种许诺、保证和利益交换才行。

  当时的钱谦益虽然名震天下,影响力惊人,却因为上一次政治斗争失败而暂时闲住在家,急着想要做出一桩大事来吸引眼球,帮助自己积累声望和功劳,从而实现复出政坛的梦想,所以才会挑头弄出此事。

  还有个问题是,东林党的其他成员对钱谦益并不是完全的信任,而且其他的大佬也有跟钱谦益抢功劳和争夺主导权的考虑。此外,东林党成员的政治水平也是各有高低,而擅长玩政治的人往往缺乏勇气——去岭南的那一路人刚到广州,就因为“澳洲大军来袭”的假警报给吓跑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些愣头青。

  而方以智这个领头的名士勇则勇矣,却把主次给颠倒了,没有费心思去联络官府和缙绅,好像东林党当初组织苏州抗税事件那样,先在民间煽动起“反髨风潮”,然后才“上达天听”——他其实也不擅长干这个,反而真的傻乎乎跑到海南岛去刺探敌情(从方以智在明末和南明时期的抗清事迹来看,这家伙在政治上顶多也就是发动日本二二六兵变的青年军官水平,让亲者痛仇者快的内讧蠢事做了一大堆,除了立场坚定之外简直一无可取,直到末期才稍微聪明了一点,可惜大势已去),更别提还有“无为幼虎”俞国振,这个同为穿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