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3章 、五大势力入场到齐(中)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四章、五大势力入场到齐(中)

  海参崴,俄文名称为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远东版图上最重要的大城市,日本海北部最大的港口。

  从通过二十二世纪先进技术实时拍摄的卫星图片上,众人可以分辨出那里分布的一幢幢钢筋混凝土厂房,一座座高大的烟囱,延伸入港湾的栈桥,呼啸奔驰的火车,巍峨如山的巨型货轮……此外还散落着不少造型粗犷的木屋,以及在皑皑白雪覆盖之下,已经被人工平整完毕的大片田地。一些建筑的顶端还飘扬着镰刀锤子的旗帜,宛如那个成千上万共青团员被苏维埃动员起来,冲向西伯利亚荒野,与严酷大自然拼搏的红色激情年代——但是,他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空,历史的车轮才只是驶到了十七世纪上半叶而已。

  按照“正确”的历史,这时候的海参崴应该还只有少数渔猎部落在游荡,不会有什么文明的痕迹才对。

  “……看来情况已经很明确了,海参崴远东公司的那帮人果然已经来了,而且就在这个时空的海参崴。也省得我们再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不过……啧啧,这群人的本钱还真是有够雄厚的啊!”

  看着卫星图片上那个已经初具雏形的北方城市,郭逸忍不住有些羡慕地说——相比于只带了一艘千吨级货轮穿越的临高众“穷人”而言,海参崴的那个穿越集团才是真正资本雄厚的超级大阔佬。光是从卫星图片上就能看出那么多的厂房、轮船和火车。还有不知身在何处的俄国登陆舰、野战炮、装甲车……等等一大笔数额惊人的冷战遗产,只要招揽到足够的人手,就能让他们瞬间成为横扫东北亚无敌手的彪悍存在。

  当然,在拥有国家力量和二十二世纪黑科技支持的某执法机关面前,这一切都不过是渣渣而已。

  想到这里,郭逸又不由得庆幸起自己的多重身份了。

  在对海参崴的“远东公司”穿越者据点,进行了拍摄和存档之后,王秋又把卫星的摄影镜头对准了山东半岛尖端的登州,但却没看出什么明显有异于时代的东西——农田、道路、城市、村庄、堡垒……就连房屋的式样,也都跟明朝的其它地方毫无差异。很显然,就算身为穿越者的统治阶层,给这片土地和生活在上面的人们带来了什么超越时代的变化,暂时也还没醒目到能从侦察卫星图片上就看出来的程度。

  当然,至少从卫星照片上没有看出什么明显破败和荒废的迹象,在这个明末乱世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事实上,仅仅在登州镇南方几百公里之外的淮北平原上,就已经到处都是厮杀、暴乱的烽火狼烟。饿红了眼睛的流民围攻寨堡,地主士绅组织家丁鏖战不休,为了争夺一条可悲的活路,滔滔鲜血染红了大地。

  在这个悲催的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