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9章 、请政委老爹逛妓院(上)_大穿越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请政委老爹逛妓院(上)

  时值崇祯四年岁末的除夕之日,地处南国的羊城广州,也进入了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日子。

  如今又是寒潮侵袭、气候紊乱的小冰河期,故而明末广州的冬日,远比后世还要寒意料峭得多。

  但即使天气再冷,这里也不会下雪,城中的花已谢了,草木却还隐有绿意,仍是一派生机盎然。而街头巷尾出现的灯笼、对联,更让这座城市增添了一份新年的喜庆。那些豪门富户固然是张灯结彩、呼朋唤友、宴饮不断,享尽了纸醉金迷的奢华之乐。即使是家无隔宿之粮的破落贫户,只要日子还勉强过得下去,也会想尽办法凑钱买上一点儿腊肉和咸鱼,打来半壶劣酒,好歹让全家人过上一个像样的新年。

  实事求是地说,这两年的广州地面上,并不算是什么好年景——因为大明朝廷一向收不上多少商税的缘故,去年官府出兵攻打琼州“髡贼”的军饷花销,战败后支付给临高穿越众的赎城费,还有今年讨伐西南叛夷土司的军费摊派,外加朝廷为兵事加征的赋税,差不多每一个子儿都要转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那些可怜的庄稼人身上,让这些原本并没有天灾之苦,正盼着收成的广州农户,陡然添了一场骇人听闻的人祸。

  ——在翻倍暴涨的苛捐杂税盘剥之下,无数被地主和官府掠光了存粮,却又偏偏不肯去死的“莠民”,成群结队地离乡逃荒,一路乞讨偷窃、卖儿鬻女地涌向广州,盼着能在城里找到一条活路。

  如果是在过去的年头,这些涌入广州的逃荒者,恐怕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骚乱。但在这两年里,急速走上工业化道路的临高穿越者元老院,犹如一个不断吸纳劳动力的黑洞,无形中替大明官府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广州官府的有意纵容之下,这些逃荒难民大批涌入了临高那些“澳洲人”挂着广州士绅名头开设的慈善堂,对于这种逃荒难民的处理程序,临高穿越者众几年下来早就已经驾轻就熟——先是剃头“净化”,予以治疗和休养,妇女儿童在达到一定数量后就运去临高,青壮年则采取军事化管理,统一就地训练和调养半个月,然后拉去香港和广州大世界的工地上务工:这两个地方目前有着做不完的活儿。

  ——可以敞开吃到饱的热饭、免费发放的衣物被褥和一旦触犯就严惩不贷的严苛纪律,很快就让难民营的流民转化成了拼命工作的工人。毕竟不管“澳洲人”的规矩再怎么大,比起之前把他们整得只好逃荒的官府,地主和流寇,“澳洲人”在提供给手下人的待遇上,简直已经是堪称佛陀在世了。

  确实,除了一部分手艺出众、享受特殊待遇的工匠之外,绝大部分从流民营内训练出来的工人,都不得不签了长

  请收藏:https://m.bqka.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